【竢实·实遂教师】如切如磋守望课堂生成,如琢如磨携手共助成长

创建时间:2023-02-27

春天是多姿多彩的季节,更是生命拔节的时光。为深入探讨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的理念,探索“深度学习、思维课堂”的教学样态,推进梁溪区“1+3+X”教学高质量发展,促进青年教师更快、更好、更优质地成长,近日学校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,开展了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系列活动。

 

 

王欣岩老师执教的是《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分类整理》。王老师紧扣教材,通过“童心园”这一教学情境,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—确定分类标准—收集数据—整理数据—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,有效锻炼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王老师以学生问题为导向,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,处处以学生为主体,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,引导学生在动手记录时力求条理清晰、思路严谨,充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统计意识和统计能力。

 

 

陈宇昕老师带来的是生动有趣的《观察物体》一课。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“先扶后放”,通过巧妙的问题导学和丰富的探究活动,让学生能主动迁移,运用想象力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。陈老师还在活动环节前拍摄视频,整个学习活动的氛围浓厚活泼却不失课堂秩序。整节课的流程清晰自如,节奏恰到好处,凝聚了备课团队的智慧。

 

 

张艳老师用认真和严谨为师生演绎了《平移和旋转》一课。张老师创设的闯关大情境,与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符,三道关卡层次鲜明,逐步递进。借助学生熟知又感兴趣的游乐园元素,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,引发学生的求知欲。在动手体验平移和旋转时,张老师设计数学书在桌面上平移以及百变大转盘等活动,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、自主探索,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。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,收获新知,发展思维,提升能力。

 

 

吴成希老师执教的《认识面积》这节课是新课标引领下的“新课堂”。整堂课逻辑层次清晰:课初,借助“织布”视频体会点-线-面的变化过程,初步感知物体的面;课中问题引领,在摸一摸、比一比等活动中理解面积的含义,体会面积是有大有小的,学习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;课尾通过画一画等活动内化新知。整堂课生动有趣,以绘本故事为主线,在绘本情景中抛出问题,在探究研究中解决问题,在合作交流中深化理解。学生真正学有所疑,学有所思,学有所得。

 
 

 

 

樊蓉老师执教的《数字与信息》一课,由一封感谢信引入,让学生变身小小侦探家,根据一个个线索,利用身份证号码上的信息,抽丝剥茧找到做好事不留名的小朋友。又让学生变身小小编码师,为入学的小朋友设计专属学籍号码。整体结构清晰,教学环节层层递进,让学生在一个个活动中探究数字编码的奥秘,培养了学生对比、分析、概括等思维能力。

 

 

侯鑫老师情感丰沛,以“静态学习支架的动态转化”教学理念为核心,为大家呈现了一节全参与、真探究、深理解的课——《和与积的奇偶性》。整堂课学生借助“自主学习单”这个静态支架来开启学习活动,通过“大问题”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,激活关于奇偶数的旧知,从而引发疑问,让学生经历猜想、举例、验证、得出结论的动态学习过程,从而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结构。

 

比赛是契机,成长才是宗旨。连元街小学数学教师团队是一支勤奋努力、充满活力、团结向上的队伍,三年内青年教师占数学教师总数的26.3%,青年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是整个团队的重中之重。数学学科组一直以深度教研为支撑,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样态,借课堂教学评比的契机,凝聚团队内力,根植团队精神,激励备课组团队齐头并进、共生共长。相信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,老师们一定能够在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稳、走实、走远。

 

 

浏览量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