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竢实•慧学周】“虫”见美好——二年级慧学周:用课程打开自然之门

创建时间:2022-11-28
 

“为什么蝴蝶的翅膀上有大大的眼睛?”、“为什么我捉到的蚂蚁喜欢吃肉却不喜欢吃糖?”、“为什么有的虫虫会浮在水面上?”……二年级的慧学周项目“奇妙的虫虫”围绕“生物的特性与其环境相适应,人们模仿生物特性,扩展自己的能力,更好的改造和适应环境”这一大概念,设计出“虫虫故事会”、“虫虫成长记”、“虫虫也疯狂”三个子项目。

 
 

 

该项目为儿童打开研究的视野,让孩子们从自然中走来,经历观察、发现、研究、分享;回到生活中去,进行畅想、思辨、创新,为儿童下一次真实、自由的探险做好准备。

 

 

在空间重构中学习

 
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为儿童创造“在自然”的学习场,班级中的昆虫园地生机勃勃:蚕宝宝、蚂蚁工坊、螳螂、蝶蛹、蚯蚓、知了……

校园里的“虫虫博物馆”身临其境:草坪、丛林、帐篷、蜂房……在自然中获取课程的资源,用儿童的好奇心点燃课程的生命力,重建儿童与自然的链接。

 
 

 

在天性释放中学习

 
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顺应儿童的天性,让他们自由地发问,自主地学习,解密心中关于虫虫的“十万个为什么”。用表演的方式演绎虫虫故事,用彩泥制作蝉妈妈产房,像法布尔一样做一次“蚂蚁寻食”的实验,像蝴蝶一样尽情地飞舞……孩子们在奇妙的虫虫世界里畅游,感受着虫虫的精神,积聚着自然的力量,成为了大自然的孩子。

 
 

 

在未来畅想中学习

 
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虫虫是天生的建筑师,虫虫是聪明的伪装者,虫虫更是人类的老师。从认知走向思辨,从浅表走向深层,从接受走向创想。像枯叶蝶一样设计一件“隐身衣”,由蝶翅鳞片认识控温百叶窗,从蜂巢汲取灵感引出六边形核酸等待区……在有限的时空里,播下一颗创造种子,打开孩子未来学习无限的可能。

让理念融入课堂,不一样的慧学课堂,成就不一样的生命成长。二年级李娜老师以《虫虫总动员》这节研究课为例,为我们打造了“慧学”新样态。

我是“小萌虫”,探险学知识

老师是虫虫领队,孩子们是萌虫队员,走进虫虫的世界,孩子们在热身中唤醒了自己,进入了童话的角色,课堂就是一场丛林探险。闯关游戏,你问我答,每个孩子都跃跃欲试,在思辨中调动知识的储备,在碰撞中拨开知识的迷雾。新的课堂设计,以完整的探险故事串联整节课,贴合主题的小游戏和挑战任务,通过团队协作让孩子们在玩中学,这是对慧学理念的完美诠释。

我是“研究员”,锦囊来帮忙

“谁是丛林里最聪明的虫虫呢?”李老师以驱动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。抓住儿童的学龄特征,搭建合适的学习支架,探索新的自主学习方式。孩子们自选研究主题,教师提供“智慧锦囊”,在小组合作中引导孩子们以阅读资料、观看视频、交流讨论等方式开展有效研究。小小研究员们发挥各自优势,有的阅读文本资料,有的绘出思维导图,有的编写童话剧本,每个人都是团队中聪明的“小萌虫”。

    

我是“代言人”,虫虫智慧多

李老师设计三个汇报活动,让孩子们抓住不同虫虫的特性,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。“虫虫变形记”以一个绘本表演拉开帷幕,孩子们在“森林超市”里挑选演出服,就地取材,生动地表演蝴蝶的一生,感受虫虫“变形”的精神感召;“虫虫觅食记”颠覆了大家对“臭虫”屎壳郎的认识,台上台下展开激烈的辩论,从一只不起眼的虫虫,到大自然界的“清洁工”,再到“圣甲虫”美称,孩子们的思考力和成长力在课堂中不断地提升;“虫虫历险记”里孩子们展示了瓢虫伪装本领,联系生活实际,告诉大家人类一直都在向虫虫学习:迷彩服、直升机、竹蜻蜓……在研究中,孩子们以“虫”为媒,用联系的视角看待问题,打开科学的视野,走向深度的学习。

 
 

回归课堂,“虫”新开始。从懵懂无知的远观,到无穷探索的热爱,孩子们在领学、共学、慧学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。通过“奇妙的虫虫”项目式学习,丰富了儿童对生命多样性的理解,科学培养了儿童的博物观,关注了儿童人文与科学的精神。“慧学周”为孩子们打开一扇自然研究的大门,那心中深藏着的无数个“?”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一个个鲜活的“!”

 

撰稿:二年级组

美编:赵惟潇

审核:校长室

 

关注我们

精彩不停

 
 

 

浏览量:0